自2017年來,在深入實施決戰全勝脫貧攻堅道路上,慶陽市交投集團緊盯產業脫貧目標,將黃花菜產業發展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關鍵舉措,打通產業種植、加工、銷售鏈條,統籌養殖產業力量,兼顧民生大事,形成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2個專業合作社順利建成,500畝種植面積已突破,33萬株黃花菜苗木成長在即。
一、因地制宜 家門口發展大產業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實效。
慶陽市交投集團幫扶的大路洼村,地處純山峁梁處,常年干旱,人均耕地面積少,種植其他作物產量低,經濟條件有限,資源也較為匱乏。這樣的現實條件下,授漁之“漁”、造血之“血”源自何處,脫貧之路究竟怎么走?
經過反復考量、仔細觀察,該村地處峁梁,日照充足,適合農作物生長,而黃花菜耐寒耐旱、生命力頑強,且采摘周期短、節約勞動力,極符合大部分純山峁梁地區的自然條件和農村經濟發展實際。同時,山大溝深的地理環境雖不能增加農作物產量,卻極適合山羊養殖,由此地養殖的環縣羊羔肉馳名省內外。
因地制宜,長遠解決大路洼村發展大計,集團公司確定以黃花菜種植與加工為主,以肉羊養殖與加工為輔,形成兩個支柱產業,通過指導、幫扶促進產業發展,輻射、帶動大路洼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總經理耿宏林走訪調研
集團公司當即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部署了動員群眾、擴建基地、科學種植、技術支撐的“四步走”戰略法,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在組織力量上,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同時配套制定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并確定一名駐村干部主動深入貧困村調研指導工作,嚴格落實一戶一策幫扶措施,扎實開展幫扶工作。
鼓勵合作社要起到帶頭致富作用,推動黃花菜產業發展的實踐中,要立足群眾傳統種植習慣,積極探索能夠讓貧困群眾充分參與、多環節收益的發展模式,積極引導當地貧困戶發展黃花菜種植。
總經理耿宏林查看合作社建設情況
二、硬件支撐,為產業發展奠定基石
現代化種植產業要發展得好,就必須打破手工作坊式的各自為陣,集中優勢地緣、物資、人力等資源,大規模、科學化發展,這其中自然離不開硬件設備的保駕護航。
“金太陽”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綠健”生態養殖合作社
大路洼村以市交投集團幫扶為依托,大力實施產業帶動脫貧,通過“金太陽”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綠健”生態養殖合作社標準化建設,為整村脫貧攻堅工作奠定了階段性的基礎。目前,“金太陽”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綠健”生態養殖合作社標準化建設有序推進,已按照相關要求開工建設,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
2017年11月28日,集團公司邀請市農牧局黃花菜種植研究所所長頡敏昌等一行人,赴慶城縣國祥農產品加工基地實地考察黃花菜烘干設備,進一步推進對口幫扶村大路洼村黃花菜產業扶貧戰略行動落地生根。
副總經理陳光明實地考察黃花菜烘干設備
實地考察黃花菜烘干設備
在引導和扶持大路洼村黃花菜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公司進一步提升黃花菜產業質態,加強產前、產后服務,實行“專家+農業技術人員+農民專業合作社或種植大戶”的技術服務模式,積極引導當地貧困戶發展黃花菜種植。依托大路洼村“金太陽”農民專業合作社力量,重點解決黃花菜收購、烘干、加工等問題,解除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
同時,公司整體布局、整體推進,積極探索出能夠讓貧困群眾充分參與、多環節收益的發展模式。重點研究連片種植和產業化經營,并爭取縣區在土地、農業優勢產業發展等方面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著力幫助貧困村、貧困戶開辟新的增收門路,實現“有發展、能致富”的目標。
截至2017年底,在交投集團、鎮政府、村“兩委”等各方的有力助推下,大路洼村黃花菜產業借勢發展,強力推進,已成為大路洼村著力培育的重點產業,目前黃花菜苗木已到位,農戶已運回栽植。
三、技術支持,助力科學發展
現代化規模種植與散戶種植的一個很重要的區別,是在育苗、施肥、晾曬等每個環節都有專業的技術作為支撐,從而大大提高種植成活率和掛果率。
交投集團自2017年以來,運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多次組織技術骨干加強培訓學習。
2017年10月,公司邀請了慶陽市農牧局黃花菜種植研究所副所長頡敏昌,為大路洼村村民做了黃花菜種植專業培訓講解,通過實地講解讓種植戶了解黃花菜種植的土壤條件、生產區域、病蟲害防治、加工方法等,簡明扼要的分析了黃花菜產業發展形勢、先進經驗,進一步增強了貧困群眾種植黃花菜的信心和決心。
2018年4月10日,市交投集團組織扶貧村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及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考察學習目前已進入規范化標準化產業發展道路的寧夏吳忠市太陽山經濟開發區“黃花小鎮”種植基地和精準扶貧“田間學!。在黃花菜加工晾曬基地,觀摩學習小組系統了解了黃花菜從脫水到晾曬及產品包裝銷售過程,并就黃花菜苗木采購、管理、種植、加工、采摘、銷售等技術知識,以及黃花菜種植的土壤條件、生產區域、病蟲害防治、加工方法、殺青方法等知識,進行充分學習了解。 通過學習,拓寬發展視野,轉變工作思路,加強交流學習,使大路洼村凝聚起發展共識,勇于創新,敢于實踐,在更新觀念中破解扶貧難題。
副總經理陳光明赴“黃花小鎮”種植基地考察學習
2018年5月28日,省農科院草畜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畜牧師竇曉利女士一行專程來到環縣合道鎮大路洼村,就肉牛、肉羊的發展現狀及前景等內容進行系統詳細全面的講解。培訓有針對性地盡快補齊大路洼村村民肉牛、肉羊養殖的知識短板,不斷提高其知識和技術水平,著力增強其掌握技術本領和風險防控本領,努力打造一支推動養殖產業發展的專業隊伍。
2018年10月6日,由交投集團投資引進的33萬余株“馬蘭一號”黃花菜苗已安全運到大路洼村。從今年起大路洼村大規模種植“馬蘭一號”黃花菜,該品種根系發達,具有耐旱、耐寒、耐貧瘠土壤的特點,栽種成活率可達到95%,十分適合大路洼村地質,通過普及推廣、引進更新品種,為大路洼村的黃花菜產業發展增添新動力。目前,33萬余株黃花菜苗依托大路洼村金太陽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部交予種植戶,以待來年報春時。
村民正在卸載黃花菜苗
四、心貼心幫扶,手把手指導
在打好精準扶貧這場攻堅戰的過程中,駐村幫扶干部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集團確定了一名幫扶干部長期駐扎大陸洼村,通過積極宣傳引導、深入摸底調查、落實幫扶措施,不打折扣地貫徹落實好工作要求。
幫扶干部駐村入戶幫扶
在日常工作中,幫扶干部積極落實相關規定,經常到貧困戶家中走訪,平時通過電話、微信、短信等形式與貧困戶保持溝通聯系,利用入戶走訪調查反饋貧困群眾對幫扶人滿意度。同時,發放并指導填寫《幫扶手冊》,做到賬賬相符、賬實一致;全面梳理村級已存檔材料,形成缺項清單,再根據缺項內容與業務部門共同完善缺項資料,確保資料完整、真實、準確。
幫扶干部駐村入戶幫扶
扶貧無小事。除了日常工作外,大路洼村的村民飲水安全、危房改造工程進度、農電通達率、網絡通暢率、黨建工作等等工作,全部都是幫扶干部所關心的。碰到的突出問題,對能夠解決的,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對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向上級部門反映并做好解釋工作,切實提高幫扶工作滿意度。
董事長楊生穎入戶對接“一戶一策”精準脫貧幫扶措施
今年初,按照省、市完善落實“一戶一策”精準脫貧工作會議要求,幫扶干部全面扎實開展了入戶摸底對接并制定扎實可行的幫扶措施,對張貼上墻的“一戶一策”精準脫貧方案里的惠民政策,逐個逐條地向農戶進行了細致深入的講解,并進一步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吃透政策,提升業務能力,真入戶、細了解貧困戶實際情況,制定了符合實際的幫扶措施。
董事長楊生穎走訪貧困戶
在一年一度的春耕生產進入關鍵時期,幫扶干部為幫助貧困戶開展春耕生產,進一步推動“一戶一策”方案落到實處,助力幫扶村春耕備耕。在田間地頭,實地查看了今年的種植養殖情況,指導他們做好新品種的田間管理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及時做好各類疫病預防工作,為春耕備耕保駕護航。
脫貧解困是幫扶,救災搶險也是幫扶。今年雨季,慶陽市迎來了罕見且持久的強降雨天氣,暴雨使合道鎮范圍內部分道路塌陷,交通受阻,個別農戶窯洞進水、崖面受損。面對險情,駐村工作隊駐村干部與工作隊、村“兩委”一起,沉著應對,積極投身隱患排查和防汛救災工作中。在集團公司領導的帶領下,幫扶隊員入戶了解農戶實際困難,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詳細掌握其受災情況,并通知村民做好汛期防范措施。經排查,大路洼村受災路段8處,2公里,駐村工作隊及時聯系鄉鎮,在受災路段設立了警示標志,防止次生災害發生;村受災戶18戶,經村“兩委”審核,已為受災戶申請臨時救助500元/戶,并收集相關影像及資料,及時上報。同時駐村工作隊積極幫助張寨柯組、大路洼組疏通水路,組織群眾清理路面坑洼積水,確保群眾出行安全。
五、平田整地增產,真誠關懷溫暖人心
扶貧工作要著眼長遠,也要立足實際,解決好當下問題。
大路洼村標準梯田面積940畝,耕地條件差,人均耕地少。針對大路洼村耕地少的實際情況,集團公司扶貧領導小組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先后多次與環縣國土資源局等相關單位協調溝通落實平田整地項目,解決大路洼村耕地條件差,人均耕地少的問題;先后多次與環縣國土、水保部門積極協調溝通,計劃2018年在土壤肥力較好的山坡、梁峁建設標準化農田,改善土地耕種條件,增加產量。截止目前,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已配合協調環縣國土資源局實地勘測,基本可落實1580畝土地整理項目,現已完成水保部門坡改梯項目817畝,落實項目資金40.85萬元。種種舉措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收獲了信任,受到了群眾的肯定。
總經理耿宏林現場檢查測量工作
與各相關單位現場溝通
召開扶貧工作座談會
精準扶貧之路沒有終點。自2017年以來,交投集團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貧對口支援格局,發展一項切合大路洼村實際、貧困群眾都能廣泛參與的致富產業,使扶貧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切切實實取得了幫扶的實效。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市交投集團將繼續推進大路洼村產業發展,力促重點項目資金迅速到位,確保扶貧工作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